亳州市四大举措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
亳州市按照统一审批流程、统一信息数据平台、统一审批管理体系、统一监管方式等“四统一”的改革目标,通过完善审批系统、精简审批流程、开展综合服务、推行全程代办等措施,让“数据多跑路,企业少跑腿”,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提速提效。
一是完善审批系统。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,与安徽政务服务网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进行对接和互联互通,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在线申报、一网归集、跟踪督办、数据共享、在线监管、全程公示、一网通办。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建设网上中介超市,在工程类项目中推广使用网上中介服务,企业可随时随地选择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。自系统上线以来,共受理项目914个、办结434个、办理审批事项26941个。
二是精简审批流程。按照“能简则简”原则,通过精简合并、转变受理等方式,进一步压缩企业进入市场前后的各类涉企证照事项,整合企业登记、审批、许可、备案等事项,实现多证合一,将原来70多项审批事项精简至43项。结合事项找依据,对需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全面清理,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申请材料一律取消,上一审批环节和部门之间可以获取的材料一律由系统自动获取,将原来400多项材料精简至60多项,审批材料精简了85%。按照变“接力跑”为“齐步走”原则,对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审批事项进行并联审批,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再压减,其中标准地出让工业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限压缩至27个工作日以内。下放审批职能和权限,将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批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、节能审查等5个事项,下放到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或属地发展改革委办理。
三是提供综合服务。整合了16个有审批权限的市直部门服务窗口,统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综合窗口,集中办理各类审批事项。目前,“综合服务窗口”前台有4个办事分窗,8个工位,后台13个工位,集中入驻了发展改革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住建、人防、城管、水利、生态环境、亳芜园区、谯城区等政府部门和公用服务企业审批服务人员,真正实现了“一窗综合办理”。
四是推行全程代办。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审批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,明确代办范围、服务内容、服务流程、业务培训、督察考核等内容,为项目单位提供全程专业化业务咨询、指导、服务。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招聘代办员7名,组建专职代办队伍,实行“一对一”对接和“保姆式”服务,为企业做好从立项到竣工验收阶段所有审批业务的代办服务,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在多个部门“多头跑、来回跑”的问题。